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人员素质的提高策略分析

2025-08-04 10:40:26

1文旅融合的政策背景

 

1.1文旅融合的提出

 

文旅融合是一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文旅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思路最早可以追溯到2090年代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2018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通过整合文化部和旅游局的职能,重新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原机构,因此2018年被称为文旅融合元年”。

 

1.2文旅融合文旅融合

 

顾名思义,就是将旅游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可以通俗解读为,文旅融合是一种从整体上看待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并通过文化的传播带动旅游的发展挖掘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内容,并关注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播之间的融合性从文化和旅游的价值链上看,文旅融合本身就是将文化渗透和辐射到旅游价值链上的活动,这一融合能延伸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因此,文旅融合更强调的是一种以旅游为载体,关注旅游内容的挖掘,以文化的衍生当地文化的价值挖掘,让文化资源成为城市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源泉

 

文旅融合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能转变传统的旅游模式,提升旅游行业发展效益从关联的要素上看,在文旅融合下,两者融合呈现出全方位系统性的融合趋势无论是技术管理服务还是业态产品,都有很强的融合价值

 

1.3文旅融合的特点

 

(1)全方位文旅融合建立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之上,关注文化和旅游两者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意传播旅游管理市场宣传等多元化渠道,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以及两者相关要素的渗透交叉重组,从而构建一种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彼此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模式

 

(2)系统性在文化和旅游产业交融的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逐渐在资源技术产品市场功能等方面实现了融合互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因此,这是一个相互协同互融互生的新模式

 

1.4文旅融合的意义与作用

 

(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文化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文旅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将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从而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去推广,这对于一个城市的旅游行业来说,是具有与众不同的社会竞争力的,同时,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文旅融合的意义是将文化发掘出来,不仅要保护当地的文物,还要保护无形的旅游资源,通过文旅融合,实现继承和发展这种文化保护当地历史文脉的作用总的来说,文旅融合是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蕴含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对于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对旅游经济的意义文旅融合,其实就是感受旅游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领略旅游中蕴含的文化魅力随着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大众逐渐认识到历史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在旅游经济产业中注入文化因素,实际上是促进旅游产业的升华,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传播文化的有效载体,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层次地接受文化这种正式的文化接受是在旅游者的自愿意识下形成的,不是强硬灌输的,是一种能够反映旅游者意愿的方式,并对旅游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相对于教育,这种影响模式的效果更持久

 

2文旅融合下的导游角色转变

 

2.1景点的讲解员宣传员

 

泰宁旅游景区资源丰富,目前已经对外开发开放13个景区(点),作为世界级景区的讲解员要在讲解自身所在的景点外,还要做到宣传员的职责,把泰宁其他的景区(点)当地特色小吃民风民情土特产品等介绍给游客导游的本身职能就是在景区(点)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讲解服务,作为导游的拿手戏,景区讲解是导游的职责,也是游客非常关注的要点,因此,在当下导游必须做好景区讲解的工作,并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2游客的服务员安全员

 

导游是被委派陪同并接待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人员,按照合约的规定,导游要起到服务游客的职能,作为一名导游,在做好服务员职责的基础上,更要做好安全员任务,因为旅游第一要素就是安全第一导游人员需要维持好一个队伍的秩序,引导游客安全出行

 

2.3地方的形象大使宣传名片

 

一名优秀的导游员既是地方的形象大使,代表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要当好宣传名片,一个地方的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在工作中,导游需要将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人文要素牢记于心,并学会活学活用泰宁的民俗特色突出,既有外来迁移文化的特点,也有地域盆地文化的特征,是一个民俗万花筒”。泰宁的文化迥异,特点突出,导游就是向外宣介泰宁民俗文化的形象大使,是一个城市未来旅游发展的新名片

 

3文旅融合下的导游人员素质现状

 

3.1低素质导游影响整体导游行业形象

 

对于现泰宁县全县导游(讲解员)50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中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0%,在整体讲解水平上有偏差,少部分导游讲解影响到整个旅游行业因为导游行业和导游人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直接关系着外地游客对本地风土人情的印象,个别导游素质低下缺乏诚信,会直接成为导游行业的发展桎梏

 

3.2导游缺少职业自信心和角色归属感

 

导游要做好导游工作,就是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保持乐观健康心态,热情周到地为游客服务,但是一些导游得过且过,工作中缺少积极性,在工作中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意识不强,种种问题都导致了导游在导游工作中难以找到归属感

 

3.3兼职导游数量较多且导游管理不完善

 

目前,泰宁县导游总体是以兼职导游为主,专职导游较少,在导游派团管理上也会更不完善,出现套用国导名字带团现象当游客对服务要求较高但导游素质不能满足游客的带团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矛盾

 

3.4地方临时讲解员带团不规范

 

当下泰宁县有很多临时讲解员,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带团服务,导游日常工作中,临时讲解员素质不高,引起了带团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在临时讲解员带团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随意变更行程引导游客消费等问题,且这种问题不容易被监督管理

 

4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人员素质的提高策略

 

4.1加强集体文化知识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开展全县导游业务技能培训及实地培训工作,将导游整体素质提升上去众所周知,导游的基本工作就是讲解好景区,为游客带来较好的旅游体验,在导游培训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文化知识学习之上,让导游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景区背景,通过积极的培训,引导导游将景区特点惟妙惟肖讲解出来另外,提升导游素质还体现在导游的文化素养上,进行导游培训的时候,关注导游的文化素养培训,多融合本地元素开展导游学习比如开展泰宁地名说文解字活动,学习福建通志》《诏改泰宁县记》《易经》《忠经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泰宁地名中的文化底蕴导游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泰宁县名的由来历史人口文化民俗等知识了然于胸,深刻感知客家民俗抚州民俗等对泰宁的风俗的影响,只有对这个城市运筹帷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游客,提升讲解的效益

 

4.2规范导游队伍言行举止

 

在言行上,无论是兼职导游还是全职导游,都需要要求带团导游严格按规范出团,佩戴导游证带派团单拿社旗带话筒等,保证良好的导游风范通过言谈举止的规范,最大程度上提升导游队伍的专业程度导游在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因为带团服务的游客人数众多,难免会遇到和导游意见不同的游客,在导游队伍优化中,需要积极向其传输正确的导游观念,即尊重不同的游客,尊重不同国家游客的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建立在求同存异基础之上,正确输出价值观导游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旅途中,因为旅途疲惫等原因,旅客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更容易出现意见上的分歧,因此在导游规范中,还需要关注导游自身的情绪稳定,力求相互理解,避免出现摩擦和隔阂在引导导游规范自身言行的时候,可以尝试将国学教育和导游情绪控制结合在一起,导游人员工作独立性很高,需要导游具有高度的行为规范,积极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三省吾身”“慎独等内容,让导游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最大限度上规范自身的行为,彰显一个城市导游队伍的素质

 

4.3定期考评导游职业素质

 

地方政府需要积极统筹导游培训,提升导游素质,建立在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促进导游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之上,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出台泰宁县导游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并出台奖励政策,以有效的约束政策管理规范工作标准,为导游队伍的优化带去良好的发展契机泰宁县在福建省首个出台地方导游等级管理的地方标准,将泰宁县导游按照明代科举文化制度将导游分为:状元级进士级举人级秀才级4个等级管理泰宁县积极参与并落实国务院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制定的导游等级考核评定相关政策规范性文件内容,为导游等级考核工作牵线搭桥,通过等级评定的方式,将政策利好发展机会倾向于高等级导游群体中,鼓励导游人员积极提升自我,通过参与导游等级考核评定的方式,保障自身的工作实效性,并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与规划

 

县文旅主管部门需要积极尝试融合文化素质考评导游素质考评,为导游等级考核增加地方性元素目前导游等级考评的方式和内容不同,除了导游专题知识综合知识能力测试之外,还有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的考评,在县域考评或大赛中,可以融合本地的特色文化考评,检验导游队伍是否对本地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参加导游等级考评的硬性条件除了获得上一级导游等级且满足一定年限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之外,还需要将导游在近两年内的带团记录作为考评的硬性标准针对在导游技能大赛上获奖获省级以上表彰的工作人员,可以视情况而定降低考评标准

 

4.4学习多元导游讲解技巧

 

在讲解培训中,还需要对导游人员进行解说手法的培训,比如,故事法问答法制造悬念法画龙点睛法灵活穿插法等等,让导游掌握更多种类的讲解手段,同时提升实际导游业务的工作水平为了给游客带去丰富多元的讲解体验,在培训中,可以通过编写每个景区导游词的方式,让导游有更多的讲解方式比如,在带团老年团的时候和带团一般游客青少年游客的时候,都需要做好不同的讲解,针对老年团,文化水平不高的游客,导游就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讲法,让游客们了解景区的具体情况,针对青少年游客,则可以多讲解一些景区的历史典故文化内涵,让青少年游客发自内心感受到世界级景区的文化底蕴

 

5结语

 

总而言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为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大方向,基于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地方旅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转型机会,通过提升导游人员的整体素质,引导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地方文化感知中来,在旅游活动的开展中领悟文化获得满足感因此,地方文旅部门更要以统筹的引导,为地方旅游事业带来更多专业的导游人才,不仅要懂业务,更要懂文化,建立在专业的导游服务之上,挖掘更多和游客良性互动的机会,本文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能为县域旅游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