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博物馆该如何生存?

2023-11-13 15:51:11

  10月24日,《北京晚报》刊发了一篇报道——《京城多处展览馆、博物馆闭门谢客——期待这些展馆早日开门》,记者走访了多家展览馆、博物馆,却发现其中有不少早已大门紧闭或是转作他用,这一现象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这些关门的博物馆有不少,包括北京排水展览馆、老窑瓷博物馆、朝阳规划艺术馆、国际金融博物馆、北京印信篆刻博物馆等等。从门类看林林总总,但其实用一个标签就可以概括——小众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并非综合性的展馆,多数只针对某一个门类。

 

  这些场馆,归属各有不同,有的是私人运营,有些属于企业,有些带有政府色彩,但都面临着共性问题:经费不足。这并不难想象,毕竟小众博物馆可能只对某个领域的发烧友产生吸引力,社会知名度有限,客流不高可以理解。他们面临的经营困难,其实也是游客选择的结果——这很残酷,但也是市场的规律。

 

  但无论如何,博物馆的消失终究是一种遗憾。哪怕小众,但依然展示了某个侧面的历史文化或是自然风物,它们如果生存下来,可以让文化生态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情感上,人们当然都希望这些博物馆可以大门常开,哪怕只是吉光片羽,但也可以展示出这片大地的细节和纹理。

 

  而且,从大形势看,中国其实已经迎来了博物馆的“黄金机遇期”。2016年至2020年,中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今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接待观众达到5.78亿人次。如今人们常见的,是博物馆“一票难求”,是“预约不上”,甚至是“黄牛出没”,这些都在说明当前高涨的博物馆热。

 

  其实,也有好些小众博物馆脱颖而出,成了知名的“网红博物馆”。比如北京就有北京民俗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等,都在社交平台的热门推荐里。此外,包括上海交响乐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广州地铁博物馆等,在社会上也颇有名气。

 

  今年8月,还有互联网平台发布数据,7月以来“小众博物馆”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935%,攻略笔记数量增长224%。可见,在市场的溢出效应之下,不少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综合性博物馆,反而将兴趣转向那些小众博物馆,这对小众博物馆来说是一种利好。

 

  可以看出,如今的市场大环境对小众博物馆还是友善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关门的博物馆更让人感到遗憾,也应当引发行业的警醒。

 

  人们有了观展意愿,博物馆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并不意味着小众博物馆自然就可以“躺赚”。事实上,梳理一番可以发现,这些风光无限的小众博物馆,无论是策展思路、展品选择、互联网营销等,都花了相当的功夫,在努力贴合年轻人,也在创造一种更加新潮的体验。对于小众博物馆来说,热度只是大环境,终究也还是需要自身努力,去抓住当前的市场机遇。

 

  另外,从相关部门的角度说,也不妨综合当前的市场状态,给予小众博物馆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目前,全国约有30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和规划,看待“博物馆”的视野,也不妨更宽泛一些,把小众博物馆也纳入视野,而这甚至是更有必要的,毕竟相当多的小众博物馆其实来自于民间的自发投入或文化情怀,其长期运营能力难有保证。既然民间有热情,那么政府也不妨通过多种方式将这种热情接住,让小众博物馆真正扎下根去。

 

  总之,人们希望小众博物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去满足人们多元丰富的文化需求,这需要行业努力,也需要政策支持。也希望这些关门的小众博物馆,可以通过种种努力,迎来重新开门的一天。(来源网络)